大俠攝影教室-高品質攝影教學網站 - Powered by Discuz!

大俠攝影教室

 找回密碼
 註冊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啟左側

柯達百年沉浮錄——膠卷沖洗出的歷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5-2 17:11:4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1888年,喬治·伊斯曼使照相機走入尋常百姓家,「柯達」也幾乎成為攝影的代名詞。此後的100年間,柯達公司曾佔據過全球2/3的攝影產業市場 份額,擁有超過14.5萬名員工。然而數碼時代的轉型失敗,使其市值在15年間從300億美元蒸發至1.75億,進入「破產倒計時」。中國,柯達「串起每一刻,別讓她溜走」的廣告語曾經深入人心。現如今,曾經輝煌百年的柯達公司即將讓這一刻「溜走」。



1880年,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製造公司,利用自己研製的乳劑配方製作照相機用干版膠片。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 出了柯達盒式相機,和那句著名的口號:「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圖為1888年在紐約刊登的柯達相機廣告。




之所以將相機取名為「柯達」,喬治·伊斯曼解釋道:「K」是自己最喜歡的字母,而「KODAK」這個單詞被堅定不妥協的輔音字母截斷,聽起來就像相機快門 聲一樣乾脆。1892年,伊斯曼將公司的名稱改為「伊斯曼-柯達公司」。圖為1890年,喬治·伊斯曼在一艘船的甲板上用自己的柯達盒式相機拍照。




柯達相機的出現,普及了攝影術。伊斯曼把普通大眾從「迷一樣」的攝影技術和暗房技術中解放出來,沒有拍照經驗的人也能勝任這類相機的使用。圖為1888年,羅切斯特,一名男孩用一台柯達盒式相機為兩名坐在橋上的男子拍照。




當柯達盒式相機內的100張底片拍完後,用戶將相機寄回伊斯曼工廠,並花費10美元,由工廠為用戶沖洗、印製照片並裝幀,再把相機裝入新膠卷後連同照片寄 給用戶。圖為19世紀末的柯達英國哈羅工廠,女工們借助陽光中的紫外線使沖印好的底片在相片上顯影。哈羅工廠後來發展成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膠片生產基地。




1900年,柯達公司又開發出了勃朗寧(Brownie)盒式相機,售價1美元。勃朗寧相機因其簡單廉價,其種改進型持續生產了半個多世紀。柯達相機改 變了人們對照相機昂貴、龐大的固有印象。攝影師攜帶相機變得靈活方便,準備拍攝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圖為1895年2月15日,法國巴黎蒙帕納斯火車站,一 輛火車車頭因剎車不及時撞穿火車站的磚牆,跌落在馬路上。一名攝影師用柯達盒式相機拍下了第一現場。






柯達相機大規模發展並帶動膠卷銷售取得了空前市場回報。19世紀末,伊斯曼大舉進軍世界市場,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設立了銷售機構,並很快在歐洲建立了銷售網。圖為1902年的柯達英國總部,位於倫敦市區的Clerkenwell路。




20世紀初,柯達的產品已打入南美洲和亞洲。直至1908年,柯達公司的全球僱員已經超過了五千人。1930年,柯達占世界攝影器材市場75%的份額,利潤佔這一市場的90%。圖為1920年,喬治·伊斯曼(圖中坐者)在日本與一家銷售柯達產品的照相器材店店員合影。




民國時期,柯達公司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最初通過免費雜誌《柯達雜誌》吸引了大量會員,而後又依靠《柯達雜誌》平台舉辦了每月一次的攝影競賽,獲獎作品將刊 登在雜誌上。《柯達雜誌》因此吸引了數萬業餘攝影愛好者,成為當時中國發行最廣的、數量最大的攝影雜誌。柯達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也因此迅速竄升。圖為民國 時期的柯達雜誌。




1891年,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借助喬治·伊斯曼開發的軟膠卷,發明了首款電影攝影機。圖為1928年,喬治·伊斯曼(左)與托馬斯·愛迪生在電影攝影 機前合影。柯達公司借此機會進入了電影膠片領域,並一直保持壟斷地位至今。起初,柯達公司所有的產品都在羅切斯特生產。不久後,國內外的需求超過了美國工 廠的生產能力。因此,伊斯曼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修建工廠。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無意間發現了X射線。當年聖誕節前夕,倫琴用Kodak膠片拍攝的世界上第一張X光照片。次年,柯達公司進入X光 商業攝影領域,推出了第一種專為拍攝X光而設計的相紙。圖為1895年倫琴拍攝的第一張X光照片,拍攝對象是妻子的手。圖中黑塊為其妻子的戒指。




1966年,柯達膠片隨著月球軌道1號飛行器記錄了約翰格林的太空之旅。圖為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畫面,地球慢慢升起。這套相機系統完成拍照後可以立即掃瞄 膠片,並將影像轉換成連續視頻信號,然後用柯達製造的地球接收器接收該信號。在當時,這是宇宙飛船所裝載的最複雜的儀器。








1963年,柯達再次開發出革命性產品——傻瓜相機「instamatic」系列相機。「instamatic」相機將膠卷盒製作成獨立暗盒,可以在任何 自然環境中打開相機後蓋更換膠卷。相機的自動曝光功能進一步簡化了攝影者的操作。1964年,傻瓜相機當年銷售750萬架,創下了照相機銷量的世界最高記 錄。從1963年至1970年,共有超過5000萬架傻瓜相機被售出。圖為1963年5月《生活》雜誌上的「instamatic」廣告,簡單四個步驟就 可以完成膠卷的更換工作。




1935年,柯達開發出彩色膠片柯達克羅姆(kodakchrome)膠片,這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片,也是柯達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從 1935年開始上市,克羅姆膠片共生產了74年。無數幅世界級的經典照片誕生在克羅姆上感光呈現。圖為攝影師Steve McCurry用柯達克羅姆膠片拍攝的照片《阿富汗女孩》,這張照片登上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85年6月刊的封面,隨後成為了經典。




1968年6月5日,約翰·F·肯尼迪的弟弟,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攝影師保羅·弗斯科(Paul Fusco)用克羅姆膠片拍下了羅伯特·肯尼迪遺體從紐約運往華盛頓的時,鐵路邊自發悼念的民眾。




1975年,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工程師Steven J.Sasson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這台數碼相機以磁帶作為存儲介質,擁有1萬像素。記錄一張黑白影像需要23秒。這台「手持式電子照相機」 的出現顛覆了攝影的物理本質。圖為2005年8月17日,Steven J. Sasson與自己研發的第一台數碼相機合影,他的左手邊是當時最新型的柯達數碼相機。




1966年,柯達公司的海外銷售額達到21.5億美元,在《財富》雜誌中排名第34位,純利居第10位,當時位於感光界第2的愛克發銷量僅及它的1/6。 至2002年,柯達的全球營業額增至128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都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柯達全球員工總數約七萬人,其中三萬九千人在美國。圖為1995年 7月4日,日本東京一名照相器材商店的銷售人員將各種型號的柯達膠卷擺上貨架。




哈佛商學院200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止1975年,柯達壟斷了美國90%的膠卷市場以及85%的相機市場份額。直到1997年,柯達的主要競爭對手富士膠卷才搶佔了部分美國市場,但也僅是可憐的17%。圖為紐約時報廣場上的柯達廣告牌。








柯達公司在保持攝影、電影業務的同時,也在向醫療、印刷出版和空間探索領域發展。同時,柯達公司為繼續提高影響力,不斷贊助各項體育賽事。圖為1986年,美國NASCAR汽車系列賽,一輛由柯達公司贊助的賽車在維修區加油。








1994年,柯達快速彩色沖印店進入中國市場,並迅速擴張。至2003年,近8000家柯達沖印店佈滿了國內大小城市的主要街區,成為柯達中國乃至柯達全 球的利潤之泉。2003年,柯達的股價達到40美元一股,在當年是最被看好的藍籌股之一。圖為2003年10月10日,上海街頭的柯達沖印店。




在積極佔領中國各大城市的同時,柯達膠卷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投放的廣告,也給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享此刻,分享生活」成為當年家喻戶曉的廣告詞。




但此時,攝影技術已經漸漸從膠片化向數碼化轉變。當各大相機生產廠商將未來的發展方向確定在數碼領域的時候,柯達依然沉溺於傳統膠片。此時,全球膠卷消費市場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萎縮。圖為羅切斯特柯達工廠,工人在生產線上包裝柯達中畫幅膠卷。




柯達卻並沒有全力進行數碼化轉型,而是將發展方向放在了現在看來僅僅是過渡產品的「一次性膠卷相機」。2004年,柯達投資4000萬美元在中國廈門建造 了全球一次性相機生產基地。僅僅4年過後,該工廠關停。圖為2005年,堆放在法國某柯達實驗室內的柯達一次性相機。當天柯達宣佈關停了此實驗室。




作為一家傳統膠卷生產廠商,柯達嚴重低估了數碼攝影發展的速度。直到2003年末,柯達才提出「全力進軍數碼領域」的戰略。2004年,柯達推出6款姍姍 來遲的數碼相機,但利潤率僅1%。柯達所有的數碼相機均為代工生產,因此質量相比其他專業廠商有著不小差距。2007年10月6日,柯達拆除了美國羅切斯 特柯達廠區內的兩幢老廠房,這兩座廠房原本是柯達最重要的膠片技術開發中心。當年,共有5座廠房被柯達推倒,以示全力向數碼方向轉移。




2009年,誕生已有74年的柯達克羅姆膠卷宣佈停產。這消息引發了攝影界的感慨,作為膠片時代輝煌的見證,克羅姆的停產也意味著柯達和膠片攝影漸漸走出 了時代的聚光燈。全世界最後一卷克羅姆膠卷被交由曾拍下《阿富汗女孩》的攝影師Steve McCurry使用,他在美國紐約、堪薩斯、印度拍攝了最後的36張照片。圖為這卷膠卷的倒數第二張。




2012年1月4日,柯達收到紐約證交所通知,由於在過去30個交易日中柯達股價持續低於1美元,如果股價在未來6個月內無法達標,將面臨被摘牌的風險。柯達2011年股價累計跌幅達到88%。2012年1月19日,美國柯達公司已經正式提出破產保護申請。 柯達「串起每一刻,別讓她溜走」。曾經輝煌百年的柯達公司,在自己131歲生日的時候,正讓這一刻「溜走」。

柯達膠卷沖洗出的歷史

柯達膠卷不僅是生活的幫手,更是歷史的見證。在漫長的歲月中,它成就了攝影記者這個職業,也沒有讓眾多的歷史瞬間「悄悄溜走」。





《阿富汗少女》 阿富汗少女由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攝於1984年,地點在巴基斯坦,白夏瓦附近的難民營;照片中的女孩-莎爾巴特‧古拉,直到2002年被《國家地理》雜誌重新找到之前,渾然不知自己的肖像引起世人廣大的迴響。





1954年 中印之戰期間,美國裝甲師在前行。在拍攝完這張照片後,攝影師羅伯特·卡帕觸雷身亡。





1965年的英國威爾士





1941年 二戰時期,美軍艦隊前往英國途中。





1960年 美國離婚聖地——裡諾市





1965年 馬丁·路德·金領導了從塞爾瑪到莫哥馬利的遊行





1968年 哀悼者沿途為運送羅伯特·肯尼的列車道別。





1981年 滑鐵盧戰役紀念儀式





1980年代 中國北京








1963年美國肯尼迪遇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GMT+8, 2024-5-7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